重庆到大连的机票有200多的,还有1000多的,这是为什么?
全国各地机场,机票价格高低,是有规律可循的。
▲重庆江北机场▲
经常坐飞机的人,会发现几个有趣的现象:
1.“红眼航班”机票比正常机票低。什么是红眼航班呢?就是深夜至凌晨运行的航班(夜间都困啊,眼睛不红才怪)。
2.周末和周一的机票比其它时段的机票贵。周末回家、探亲访友,周一回去上班,当然人多了,乘客多机票必然贵,这符合经济规律啊!
3.途中经停的飞机比直飞的飞机要便宜(经停飞机用时多)。以重庆到大连为例,重庆直飞大连周水子机场,票价在320元左右。经停襄阳或唐山的飞机,机票只要250多元就可买到。
▲重庆江北机场▲
4.小航空公司的机票,比大航空公司的机票要便宜。比如,华夏航空公司机票就比东方航空公司机票便宜一半左右(260元/560元)。
▲华夏航空公司飞机▲
5.坐热门城市机场飞机,要比坐冷门机场飞机机票便宜。如:成都和重庆到大连距离差不多,成都到大连的机票,价格在580元左右(直飞),重庆到大连的机票在320元左右(直飞)。
6.提前定机票比到机场买当天起飞的机票要便宜。如:重庆到大连的飞机票,提前一个星期订票,直飞大连,只需320元即可,如果当天起飞,在江北机场买票,就需要1100元了。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飞机▲
其实,在重庆坐飞机到全国各地,票价已经便宜到家了,一个原因是重庆不是太热门城市(重庆离成都太近,没成都热门),二是重庆江北机场为了跟成都双流机场竞争,人为降低票价。
祝旅途愉快!
重庆坐火车到深圳还要核酸证明吗?
目前重庆为疫情低风险地区,回深圳不用隔离,不用做核酸检测。根据深圳防疫政策规定,所有来深旅客需要健康码亮绿码通行、佩戴口罩)。
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和有阳性病例报告的地区来深航班、火车和长途客车旅客,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登机(上车),同时接受落地核酸检测。
重庆回深圳可以在高铁站测核酸吗?不需要核酸证明。理由如下:1.从重庆疫情低风险地区坐高铁抵深持“深i您”健康码绿码不用做核酸检测,从重庆疫情中高风险区域到深圳高铁站需要做核酸检测。
2.是否能做核酸检测可在抵深出站时咨询工作人员。
3.深圳北站核酸检测规定,按照***关于疫情防控的要求,省内旅客抵达深圳北站后,在东广场出站口出示粤康码即可出站;省外旅客需要在西广场出站口免费检测核酸。
我要从深圳出差去重庆,当天往返,会不会在机场被限制就地隔离?
主要是看你在深圳经过或停留过低、中、高风险地区没,不然只要飞机落地就会被隔离。即使从低风险地区来渝的核酸也要实施“3天2检”,两次***样时间间隔至少24小时,结果出来前居家不外出,确需外出需报社区同意后,并做好个人防护,期间不聚集聚餐、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前往密闭公共场所。
乘机时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渝后出示渝康码、行程卡、扫描入渝码,核酸“入渝即检”(免费)。
近7日有中高风险区、重点地区旅居史旅客请主动告知现场工作人员。
今天进出昆明有什么规定?
根据疫情的变化,防疫部门也对防疫政策进行适时调整,今天进昆明的规定是这样的:
1.来自国内高风险地区人员(持红色健康码)
对高风险地区返乡回昆人员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7天,期间开展4次核酸检测,此外入昆后24小时内需再完成1次核酸检测。
2.来自国内中风险地区人员(持***健康码)
中风险地区入昆需要持48小时核酸检测,提前联系社区进行报备,并自觉实施7天居家隔离政策,隔离期间做2次核酸检测,此外入昆后24小时内需再完成1次核酸检测。
3.来自国内低风险地区人员(持绿色健康码)
持健康码绿码、通行码绿码正常通行,并建议来昆离昆人员48小时内主动完成一次核酸检测;其中对14天内有疫情地区旅居人员,实施健康检测和1次核酸检测。若行程卡带*需要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此外入昆后24小时内需再完成1次核酸检测。
低风险地区人员持健康码绿码、行程卡正常即可在火车站、高铁站、飞机站通行,其中对14天内有疫情地区旅居史人员,实施健康检测和1次核酸检测。若行程卡带*需要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建议抵达昆明之后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各火车站、高铁站、机场均设有便民核酸检测点。
中高风险地区人员(红码、黄码人员)需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健康码、行程卡,提前联系社区进行报备,对中高风险地区返乡回昆人员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7天,开展5次核酸检测)、居家隔离(7天2次核酸)。
昆明各区县具体是否需要隔离,请以当地实施政策为准,如有疑问可提前电话咨询目的地相关部门和社区,以免耽误行程。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如确需前往的,请以目的地疫情防控部门要求为准,做好个人防护。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reystrategic.com/post/28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