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有哪些比较地道的美食?
虽然壹周君身在武汉,但胃其实是在恩施,啥小土豆呀,老腊肉呀,苞谷酒呀……无一不梦魂牵绕。
恩施美食多,作为土家聚集地,土家风味十足,关键是食材够好。
土家腊肉是我的真爱,腊肉的做法就是用盐腌制鲜肉然后再让它风干。
腊肉炒豆丝、腊肉煮豆丝,腊肉炒笋,腊肉火锅……每天都吃腊肉都吃不腻。
除了腊肉,还有合渣。
出名的有张关合渣,其实就是黄豆煮熟加入蔬菜碾碎做成的渣滓。
初秋,农历七月一行小记。
本无归农之意,更伤离家之心。回想过往点滴,自是不遗余力!
收获中的玉米,脱了粒,风了干,研成粉,拌上将熟的米,蒸一蒸,芳香扑鼻,却是那青黄不接时的家常便饭;
生长中的红薯,掏了出来,净了土,隔水蒸出那略显暗、不如玉米熬出的饴糖金黄,却更是便捷的首选;
还有那遍野金黄的稻谷,剥了壳,用铁锅煮了来,留下金黄之锅粑,以米汤熬成粥,味之浓香至今难忘。
园里的南瓜也有茬没茬的结果开花,暗里寻来一个,切成丝,爆炒片刻,脆滑有余,岂止一个好字了得;
辣椒也红了又绿、绿了又红起来,红的晾晒干了储作不时之需,或是泡作菜酸辣更可取,亦或以脆嫩之选,蒸至熟,剁成泥,佐以口味,自成一碟也;
嫩的黄瓜也随手摘来,清脆之声唤来那一遍遍稍显久远的艳羡;
末了的西红柿,新熟的圣女果,黄澄澄的地黄瓜,不等切成片、蘸上糖就入了口,住下咽了去,... ...。
此时节也正值野蜂成蛹之时,更有人忙里偷闲觅蜂而去。棉花蘸上点糖任蜂***去,寻那棉花白点追逐,蜂巢或埋在土中,或在崖上,或挂在技头。趁夜以火薰之,以布袋取之。
恩施分为恩施地区包括各县市和恩施市两种,恩施市不是很了解,但恩施的油香确实不错!我说说我们来凤的吧!
1米豆腐
从小的记忆,凉拌最美味,配上折耳根酸萝卜等,当然也可以煮,铁板炒着也不错
2二小酸萝卜
大部份来凤80.90后的人都清楚,味道确实不错,现在还可以网上购
3油粑粑
街边路口一个小炉子一口油锅一桶米浆一位老奶奶,值得品尝!
4茶叶汤
我们农村人每天都会打一碗,一把茶叶炒好后一瓢水一勺盐一颗葱简单快速
恩施地处鄂、湘、渝三地交汇处,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当地的饮食兼备了川渝地区的麻辣,以及潇湘的咸辣风格,形成了颇具特色土家族和苗族特色的风味食品,比较出名的有羊肉格格、合渣、腊肉等,一起来看看着这些地道美味吧。
羊肉格格是起源并流传与湖北恩施及重庆万州等地的美食,是以蒸笼为烹饪的器具,而当地称蒸笼为格格,由此而得名。相传在三国时期,刘备起兵东吴为关羽报仇,蜀军烹饪时缺少锅具,便就地取竹制成蒸笼,再拌上杂粮蒸羊肉食之。从此便流传下这道菜的做法。如今,在在餐馆临街而作,层层叠叠于蒸台上,清雾缭绕、香气四溢、香辣适口、回味悠长、醇和厚道。同样的做法还能制作猪肉格格、牛肉格格、肥肠格格等。
土家人结合了自己的饮食习惯做成了别具风味的表面撒有馅料的烧饼,是恩施土家族和苗族人一种必不可少的美食。土掉渣烧饼其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位于楚国境内的恩施土家族各部落——“土司”变以土家族烧饼作为贡品进贡给楚王,受到楚王及王宫内后妃大臣们的极大赞赏和喜好,是土家族的传统贡品。土掉渣烧饼一大特色就是把经过几十种香料密制而成的精选肉馅,撒在表层经明火烘烤,具有传统馅饼所未有的一种特别诱人的烤肉香味。令人回味悠长,百吃不厌,上面再附以营养丰富的鹌鹑蛋更是锦上添花,别具一格。
合渣,类似于一种小火锅,又名“懒豆渣”、“懒豆腐”,是湖北省宜昌、恩施等地家常菜。合渣的制作比较简单,将黄豆用水泡胀后,在石磨上一转一转地磨成豆浆,再将豆浆兑水放进锅,旺火煮开,再放入切好的肉、菜等食材,就制成了一锅乳白带绿的合渣。由此可见,合渣比起打豆腐来,要简单容易,难怪土家人又称合渣为“懒豆腐”。
腊肉是当地的特色之一。土家人兴喂年猪,过年吃不完,就会制作成腊肉,由此传承下来。腊肉肉色更加好看,把腊肉放在锅里烹煮,香飘十里,勾人食欲。土家腊肉色泽焦黄、肉质坚实、熏香浓郁、风味独特,烹饪的方法也很多,比较有名的腊肉菜品有:小米蒸年肉、鲊广椒炒腊肉、糖年肉、蕨粑炒腊肉、腊蹄子火锅等。
恩施是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品尝民族特色美食推荐路线: 恩施—恩施大峡谷—新田村—鹿院坪—新田村—利川—清江古河床—恩施—石门河—恩施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reystrategic.com/post/28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