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75年发生了哪些大事?
在1344年前,675年4月13日(农历675年3月13日),唐高宗诏令武则天摄国政。
公元675年,唐高宗患的风眩症更厉害了,便与大臣们商议,准备让武后(则天)摄政。宰相郝处使谏道:“陛下奈何以高祖、太宗之天下,不传之子孙而委之天后乎!”唐高宗因而暂时停议。
武则天得知后,就召集了一些“文学之士”撰《列女传》、《臣轨》、《百僚新戒》、《乐书》,约千余卷;并且密令参决百官疏奏,以分宰相的权力。不久,太子弘死,高宗下诏:“朕方欲传位皇太子,而疾速不起,它申往命,加以等名,可滋为孝敬皇帝”。
公元675年4月13日(后上元二年三月十三日)诏令:武后摄政。公元676年12月,改元仪凤,布施大赦天下。
我们都知道,历史也是一个个看似普通的年份所累积组成的。通常一个年份所发生的事情也是继承之前的发展方式,同时又为接下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今天我们就走进公元675年,看到公元675年,我国历史上发生了哪里大事,这些事情又如何影响着历史进程的发展呢?
公元675是唐朝初期,唐朝第三位皇帝唐高宗上元2年,这一时期的唐朝还处在国力强盛、蒸蒸日上的阶段。唐帝国的疆域还在扩张的阶段。
唐高宗受困风眩病 武则天掌权
公元675年,唐高宗李治已经在位20余年了,朝纲独断也已经20年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年近50岁的李治,受到严重的风眩病的困扰,面对朝政大事也越来越力不从心,很多朝政都由皇后武则天处理,这也让大唐的权力归属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武则天已经逐步取得了去***最高权力的控制。
李弘是李治和武则天的长子,为人孝顺仁德,注重体恤民情,深受朝臣的拥戴,原本是帝国未来合格的继承人。
公元六七五年.即唐高宗李治(上元二年)。这一年除了历史上的一些事情外.也出了一桩令人心痛的事。
这一年沈佺期和宋之問同年高中進士。这二人才情横溢.并称為沈.宋.《新唐書.文藝傳》說"自魏建安後.迄江左.詩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對精密。及宋之問.沈佺期又加靡丽.回忌聲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并号沈.宋"。又元稹也說:"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聲势.謂之為律詩"。詩聖杜甫也曾說:"律詩發展到沈.宋手裏.才完成體制"。
这一年的痛心事莫過于王勃因渡海省亲而遭溺亡了.唐初四杰中.王勃的才气最高.成就也最大。这在今天看來.王勃的溺逝也是中國文学史上的一大損失。
至于刘仁軌破新罗.唐高宗害風眩病而議天后摄政.这在历史記年中也可找到相关註本.我也就不啰嗦了。
2020.5.31上午
这是一个历史间段问题,平常的人很少牢记这些历史事故。我们不是专业的历史学家,即使得学过,也很难偶然回忆,一时难记或也许不知。敬请咨询类式问题的专业人士吧!抱歉了,谢谢!
公元675年,中国还是封建社会的繁盛阶段唐朝,国富力强,影响着世界,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一些国家纷纷效仿唐朝做法,尤以日本、朝鲜、印度等国家为重。
当时的皇帝是唐高宗,因为皇帝患有中风病,所以,准备和大臣商议让武则天代为处理国家大事,但朝中大臣都极力反对,最后便放弃了这个想法。
但武则天却广招学士,朝廷的奏章会秘密的让这些学士审批,当时这批人被称为“北门学士”。
之后,太子李宏死于合壁宫,被葬于恭陵,被唐高宗追谥为“孝敬皇帝”,但当时人们以为是被武则天毒死的。
因为史书记载的过多,我们就挑选了几个重点的说一说。
主要是这一年,武则天有了想要夺权的迹象了,为其今后掌权铺开了前进的道路。
我是古月,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reystrategic.com/post/50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