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虹市首富》存款十亿就能当首富的西虹市,在国内是几线城市水平?
《西虹市首富》2018年作品,沈腾主演,一部幽默高分电影,“西虹市”十亿在现实生活中,属于几线城市的水平?
2019年我国三、四、五线城市排名
三线城市
1、 先拿“花果山故里连云港”江苏第十二强市首富(首富:335亿):
2、江苏第十三强市宿迁(首富:63亿)
四线城市
2、山东枣庄市:(不完全统计首富6.2亿)
五线城市
很多城市有超十亿身价的企业家。所以不能说,排到四线城市后几位枣庄市在6.2亿,就可以判断五线城市的水平。 比如延安(这是2010年延安首富:16亿):
另外,全国各大名流企业家,身价也是不断改变,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以上仅供参考。
撰写不易,手下留香
看了那么多无聊加脑残的回答,说明这些人根本就没看过《西虹市首富》这部电影。
电影中王多鱼继承他二爷的几百亿财产才会是西虹市首富,而十亿只是让他在一个月花完,用来考验他的钱。
那么多人在回答十个亿能当首富的城市是几线,有没有想过这十亿仅仅是他需要继承财产的很小一部分,否则谁又会忍心挥霍掉自己的大部分财产?
所以说西虹市的首富拥有几百亿,那么能拥有这么资产的首富的城市也肯定不是乡镇或县城之类的,应该是个三线城市!
沈腾演的《西虹市首富》,挺好看的,看了两遍,都不嫌烦,说明这是一部好电影,他在西虹市是首富,存款10个亿,那么,这个在如今城市里,属于几线城市?
这个要分几种情况,一种是从区域来看,也就是说,是发达城市还是经济欠发达城市,如果放到沿海边上发达城市,存款十个亿,差不多是新一线城市,如果是经济欠发达城市,至少也是省会二线城市。
很多人会说,十个亿,你想进入新一线城市?做梦吧,你要清楚,这不是资产,是存款,一般来说,存款达到10个亿的,差不多资产至少达到100亿以上,介于100亿到500亿之间,而新一线城市(北上广深以下的比较厉害的省会城市或者直辖市),如天津、重庆、杭州、成都、武汉、南京、郑州、长沙、西安等城市,像杭州首富有马云霸主,不作为计算进来外,大多数其他城市,首富都是100亿+,如天津首富李金元资产300亿、重庆首富吴亚军家族资产330亿 、成都首富刘永好资产425亿、 南京首富严昊家族1150亿、 西安首富史贵禄家族资产110亿。
都符合这些城市首富100亿特点,所以,西虹柿,也差不多是这些城市中的一个吧。
这是在沿海边上发达城市或者发展比较好的新一线城市,如果放到西北部或者西南部这些经济欠发达城市,10亿存款就能当西虹市首富,其城市属于几线?差不多就是二线城市吧。经济欠发达二线省会城市首富,资产也差不多在100亿+,如乌鲁木齐的首富孙广信,资产身价340多亿元,比新一线城市的西安首富还多200多亿元。
而像贵阳首富姜伟家族165亿元、南宁首富蔣仁生资产240亿元,也比较符合,所以,沈腾演的那个西虹市首富,存款10个亿元,在如今城市里,也是非常有钱的,介于新一线和二线城市之间,达不到北上广深和杭州这样的一线城市,因为,这些城市的首富,都是千亿元级别的(南京严昊家族例外),如一线城市四个首富资产:
北京首富王健林(身价:1150亿元)
深圳首富马化腾(身价:2550亿元)
广州首富许家印(身价:2500亿元)
上海首富黄峥(身价:1000亿元)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首先我觉得《西虹市首富》这部电影,更多的就是一种形象化的展示。同时为了喜剧的效果,造出来很多笑点和梗 ,让我们笑中有乐,乐中有思考。
剧情中,沈腾扮演的男主角在剧中是一个丙级业余足球队的守门员王多鱼,在生活窘迫的时候,结成了二爷的遗产,首先就是挑战花光10亿元。我们从胡润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来看,我国过20亿元人员在6000人。而3000万美元的超高净值在6.9万人,所以10亿元应该在这两个人群中间。
城市水平线
我国目前城市总数600多个,其中一线城市30多个,二线城市200多个,县级市300多。那么可以大致推算一下,10亿的话,应该在县级市可以算得上是首富。在2线以上城市,应该也是能排上榜的,只是不会是首富。
都是理论
如果是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拥有10亿存款,可以衣食无忧,实现了财务自由,属于高产阶层,首富还远远达不到;
如果是在新一线或二线城市,拥有10亿存款,不仅实现财务自由,还可以称得上是富豪了,离首富的水平也还很远;
如果是在三四线城市,拥有10亿存款,可以算是中等的富翁级别了,但首富还达不到。综合评估的话,也许能当区或镇或街道的首富;
如果是在某些欠发达五线城市或县级市,拥有10亿现金存款,已经超过99%的人群,有99%的概率是首富了。
因此,是否是首富,还需要看所在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reystrategic.com/post/51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