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产未来升值空间还大不大?
我04年来北京,到现在14年,经历了上一次北京房价的疯狂期,那真叫一个剌激。现在我就以一个上一轮北京房价疯涨的受益都的身份来回答你这个问题,首先我说明,我不是专家,所以答案仅供参考。
我04年看到东三环“现代城”这个楼盘是九千一平,当时我以为是在抢钱,后来我才发现,抢钱才刚刚开始,现在这个区块,应该是7万多了。但以后会不会这样涨了呢?答案是,肯定不会这样涨。
首先,你说的北京的房产是指哪块,因为北京太大了,如果是四环里,那我觉得涨价的空间不大,一是有政策调控,二是四环里还哪有地了,基本上没有新开盘的商品房了,全是二手房,上升的空间不大。我长年在东三环生活,近两年房价几乎没变。
四环外就是另外一片天,房价确实还是在涨,但整体速度已经是正常的了。不会再有爆发式的增长了。现在连北京周边河北的香河啥的,都在政策调控。
所以说着如果想在北京投资房产,短期内意义不大。我倒是建议可以在北京周边买 ,虽然短期内调控价格上不去,但未来必涨。
根据多年看房的经验,我来提供一个不一样的角度
1,买房子不是买房子本身,是房子背后的附加值,金融空间,***空间。三百万人民币可以在欧洲买个存续几个世纪古堡,在北京也就刚上车。这是***差距和附加值决定的。
2,按照这样的逻辑下来,***位置决定房产投资价值和升值保值潜力。所以一线城市大于二线城市及省会大于城镇大于老家县城。
3,与此同时,即便在北京也有***分配的价值洼地,笋盘,也有不涨长得慢的坑。
4,在买房的时候,要多考虑地段,配套以及周边房屋的租房及售价的轨迹。如果是新手建议买二手房,不要买新房。新房坑多,二手房入市的价格是经过市场考验的重新定位,价格不会偏离太多,而且物业配套房屋质量可见。你剩下那些心完全匹配你多花的哪点税费。
5,寻找有价值的北京地区,即便是三百万的总价仍有很多有价值的地方,我暂且罗列几个
地铁,租金价格,配套的商超,最好是一场shopingmall,比如荟聚出了对西红门的价值提升很大,幼儿园,面积最好低于90平,流动性高。
或者一句话,换一下身份,如果现在的你三年后还会决定买这样房子吗,自己都说不过去,就别动手买了。
6,原则上若非必要,不一步到位配置学区房。北京的政策变化很大,划片调整有变数,保不齐之前的破房子,变成了高地,或者学区房价值变低。我之前推荐给朋友的房子,开始不是学区,人家入手后不久划片把他搞进了,结果当年房子翻了一倍。
北京房价肯定还会涨,至于疯狂不疯狂,看调控力度,或者限制力度。
第一,新楼盘越来越远,但仍然是稀缺***。摊大饼,4环里不新开盘了,里面没有了,只能向五六环发展。以北面为例,2017年霍营新房子涨到六万五到七万,刷新了多少人的认识,现在回落也得六万左右。没办法啊,里面没有了,再不买这里,真奔沙河昌平县城去?只要是稀缺***,肯定要价格上涨。
第二,现在房价回落和交易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交易成本太高。最大因素之一就是首付额度和***利率。炒房客固然望而却步,但首套利率上浮10%二套上浮20%,大大抑制了首套刚需和改善型家庭的购买欲望。刚需和改善型家庭的欲望没有化解,只是限于政策处于观望状态,一旦利率放松,价格和交易量会报复性反弹。
第三,全国人民心向北京,存在大批全款购房客户。据知,二环里的房子,只要户型看得过去,出一套基本1周就卖了,且不少是现金全款。其实很好理解,现在好多农村小年轻结婚要一套县城的婚房,县城的公务员成功人士多数在省会或地级市有房子。全国,最起码北半部中国的有钱人心向北京也就可以理解了。
第四,腾笼换鸟,换进来的是要买房子的鸟。中心城市批发等人口外迁,高端人才积极引进,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央企码农每年进人,俗称腾笼换鸟。换出去的,最起码这几年他们多数人对房子望而却步,而新进的高端人才是必须要安家落户的,这些高端人才有很多是带着上一辈的积蓄来的,每年都在为楼市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第五,北京教育医疗工作生活***其他地区没有办法比拟。可以把医院大学建分院和分校,整体搬迁估计零可能。能把阜外的首席专家全家迁到保定吗?估计六环都不行。北京市的政要会全家搬到通县住吗,估计也够呛。能把南六环一个小学建的师资比史家胡同小学还好,费用还低的所有人都上的起?估计短时间做不到。那么,这些稀有***,就是房价的附加费用。
综上,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长远看房价没有下降空间。许多人说北京雾霾严重,2014-2015确实非常严重,这两年,还好吧!当你不相信房价会上涨时,大声喊三遍,这里是北京!再不相信北京的魅力,去旅游景点看看乌央乌央的人群,不用节***日去,工作日也非常壮观。北京房价,存在不可预知的上涨空间!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reystrategic.com/post/54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