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乌龙峡好玩吗?大同乌龙峡怎么样求解?
好玩
乌龙峡地处桑干古道,是由火山熔岩经河水亿年冲刷形成的一条长约10公里,宽约1公里的大峡谷。峡谷内不仅有“乌龙泄玉”“乌龙瀑布”等绚丽奇特的自然景观;而且有丰富的人文景观。人称塞北“九寨沟”。这里现在已经成为生态旅游度***区,集餐饮、***、休闲于一体。人们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漂流、泛舟、垂钓、射箭、滑翔、跑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获得身心愉悦。
古代人打仗有没有发生过什么“神转折”的事?
要说古人打仗的神转折,不得不说一个脑洞大开的故事——北汉皇帝刘崇。
五代十国时期的北汉皇帝刘崇,是沙陀人,也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亲弟弟。
(图:北汉世祖刘崇像)
刘知远建立后汉中,让自己的弟弟刘崇任北京留守,镇守太原,因为太原是他的龙兴之地,也是抗击契丹的前沿阵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必须交给亲信之人把守。
可惜刘崇是个有勇无谋的莽夫,他贡献了多次“神操作”,令人哭笑不得。
郭威是后汉重臣、五代名将,奉后汉高祖刘知远临终所托,辅佐少主刘承祐,没想到刘承祐心狠手辣,想要除掉辅政大臣,便把郭威留在汴京(今河南开封)的一家老小全部灭门,郭威不得不率军造反,最终反戈一击,刘承祐死于乱军之中。
刘崇是刘承祐的亲叔叔,听到这个消息,立刻率军南下,兴师问罪。
但他走到半路,听说郭威准备迎立刘崇在徐州的儿子刘赟为帝,刘崇一听大悦:“自己的儿子要做皇帝了,还有啥担心的?”于是打道回府,又回太原去了。
如此天真幼稚的头脑,真不愧是政治***。
刘崇刚回太原,就听到一个悲催的消息:自己的儿子刘赟还没出发,就被郭威派人害了!
传说,元世祖忽必烈从马克.波罗口中得知(也可能是其它外国商人)在东部大海上有一个国家叫“扶桑”,这个国家遍地都是黄金,非常的富足,引起了忽必烈的贪欲…随即派使者东渡扶桑,要求他们称臣,并且“年年进贡,岁岁来朝”!谁知当时的日本实际管理者不给面子,将使者赶回…这一下触怒了亚欧大陆的统治者,忽必烈于公元1274年令风州经略使忻都和高丽军民总管洪茶力统领大小战船900艘、骑步兵15000人,携带铜炮、毒弩从高丽出发远征日本(史称一第次“元日战争”)。
经过漫长海上航行,经受了晕船、呕吐…等种种不适之后,蒙古铁骑在***登陆…虽然有部分抵抗,但是在蒙古军队的铜炮、毒弩等先进装备的打击下小股扶桑武士纷纷投降,可在往内陆进军时蒙古军队发现,哪来的遍地黄金和生活富足?几乎是蛮荒之地!更不没啥东西可抢,更重要的是当地土地贫瘠根本没有多少粮食供大军的给养…在没法继续往内地进攻的情况下,只得在登陆地点等待给养的到来…本来忽必烈打算在7月份征服日本,就因为给养问题一直拖到10月份大军似乎还待在原地不动,更严重的是突如其来的台风!将登陆场所有的战船吹的七零八落!不但给养未到还将为数不多抢夺来的粮食刮没了…就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状态下蒙古军队收集残存的战船撤离了日本,第一次“元日战争”结束。
通过第一次“元日战争”来看,蒙古军队这种陆上强权根本不适合登陆作战,战前对日本的情况也一无所知,连一张地图都没有!也没有做什么战前准备,登陆后由于武器先进占了上风,日本土著虽然总体战斗力低劣,指挥官组织能力也有限,但他们单兵近战格斗能力还是不错的,经常以百人小队突袭蒙古军队的大营,略有斩获之后绝不恋战…就这样一点点的消耗掉了蒙古军队的精神和体力,加之给养缺乏和强台风的影响蒙古军队只得败退。
忽必烈得知战败的消息后,认为“以抚代缴”是上策,派出使臣第二次东渡召扶桑称臣,谁知日本不但不称臣,还将来使斩首…忽必烈闻之极为震怒!蕞尔小帮居然冒犯天颜!又一次下旨征讨日本…这一次汲取上一次的教训,派熟悉水战的南方部队两面夹击日本,并且战舰和人数也大大超过第一次,后勤保障也要比上一次充分了许多。
第二次征讨日本也与上一次一样,南路部队登陆后在火炮、毒弩、毒气的掩护下很快的占据了滩头阵地,由于部队人数太多需要将给养和人员集中,更主要的是要等待北路部队上岸后一起向内陆进军,谁知就在等待的过程中又挂起了强台风!又和上一次一样将战船刮的一艘不剩,粮食、装备和许许多多的人都葬身大海…残存的兵力又一次面临绝境,“第二次元日战争”也草草的收场。
元朝的两次渡海征东开始信心满满,特别是第二次准备还是完善的,但部队之间配合不好!南北路没有同时到达,未能形成合力,并且都受到了强台风的影响最后兵败!
而日本方面虽然军队总体能力与蒙古大军相比差了许多,但他们属于以逸待劳,加之地理环境熟悉,弥补了战斗力低下的劣势,更有“神风”替他们出力…挽救了日本!所以,日本人到现在也认为是有神灵保佑。
时间过了600多年后的1945年6月,当美军航母编队出现在“琉球群岛”附近时,日本人再一次想到了“神风”,组织大批的“敢死队员”驾驶着只有单程燃料的飞机去撞击美军战舰…妄图重演“神话”!很可惜,这种***狂热(日本海军中将“大西泷次郎”发明的,最早出现在菲侓宾战役)没有挽救日本军国主义者,最后在两枚***的打击下最终投降。
东晋时期桓温率军讨伐成汉,在战斗不利情况下本来想鸣金撤退,结果传令的将士不小心传错命令,变成了击鼓,结果晋军奋力反击,反而取得了胜利,实现了神奇的逆转。
桓温出镇荆州时发现成汉皇帝李势***无道,国力日渐衰微,认为是讨伐成汉的好时机,于是上疏请求出兵,并且不等朝廷回复,就带兵一万进攻成汉。
桓温伐蜀之时初期进展顺利,直逼成都。成汉皇帝李势孤注一掷,决定集中全部兵力和恒温决战,双方最终在成都城外的笮桥展开了大决战。此战恒温因为只有一万人马,而成汉兵力占优绝对优势,因此战局开始对晋军很不利。晋军先锋勇将袁乔几次冲击未能击败成汉军,参军龚护战死,只能后退。成汉军趁势反攻,乱箭一直射到了恒温身边。
见局势不利,晋军将士“众惧欲退”,恒温也决定先撤军保存实力,因此下令鸣金。然而“鼓吏误鸣进鼓”,袁乔听到鼓声以为恒温下令再行进攻,因此率***入反击,“因麾而进,声气愈厉”,而晋军后军也以为前军获胜,因此都奋勇向前。正在进攻的成汉军遭到突然反击,阵形大乱,反被击溃。晋军趁机全军压上,“遂大破之”,一举攻下成都城。
李势战败以后逃到晋寿,最后决定投降,恒温一举消灭了割据44年的成汉,因为鼓吏出错,最终扭转了一战的局势,灭了一国,也可以说是一个神奇的转折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reystrategic.com/post/63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