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日本自由行,京都进东京出,9天交通安排?
日本带给我最深的印象是有礼貌、干净、安静、注重细节;这八天我们穿梭在景点与美食之中,想分享的内容太多了,今天主要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这八天的行程规划:
D1
中午到达京都
午餐:porta万重京料理简餐
金阁寺(品尝了关西的京风章鱼小丸子)
二条城
晚餐:くら寿司
中国人办日本签证重复要户口本、身份证、护照…这种歧视性安排还是有嗽么多人去!有点不理解!!唯一有的感受就是不去看看吧担心小日本被地震沉没了!去吧担心钱用去造***!……饭前闲聊!
去日本旅行如何安排行程?
如果行程紧凑,建议买一张JR pass,根据您的旅游时间决定买几天的,比如7天或14天。只要是JR的交通都能坐,当然,最划算的,是用它做跨地区旅游。
***://***.japanrailpass.net/cn/
您提到的这几个地方,都是旅游热门,车次非常多,我甚至认为完全不用规划时间,想什么时候走,直接去车站便是。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第一次在日本旅游时,头几次乘火车,按照在国内的习惯,提前几天便预定了座位,但不久便发现,此举并不重要,新干线火车的班次非常密集,几分钟,至多是10几分钟就会有一班。只要不是节***日,多数班次的车厢内,都会有大量的空余座位。无论是新干线还是普通火车,同样如此。东京到大阪的新干线火车,一节车厢里只有9位乘客。
鹿儿岛到博多的新干线火车,一节车厢里只有7位乘客。博多到大阪的新干线火车,一节车厢里只有3位乘客。
大阪到新宫的普通火车,一节车厢里只有4位乘客。虽然很多时候乘客并不多,但班次非常密集。 看到这种情形,我不再预定座位,也不看火车时刻表,一个地方玩够了,前往火车站,很快就能坐上前往下一站的火车。从本州北部的仙台,到南部的下关,再到北***的博多、长崎、鹿儿岛,一路极为顺畅,全部心思都用在了玩儿上,根本无需为交通分神。火车站与车厢内的服务设施相当完善,卫生间清洁至极,洗手液、卫生纸从无短缺,20元人民币就能在车厢里买到一杯热咖啡和一份三明治。在火车上,20元人民币能买到一杯咖啡和一份三明治,附送干、湿纸巾。推车售货的服务员,服务态度极佳,搁在中国,个个都是劳模。 如果只买一杯咖啡,大约10元人民币,还附送小点心与湿纸巾,并得到一张下杯咖啡半价的优惠券。事实上,在日本的诸多咖啡馆,喝一杯咖啡折合成人民币,都在10-15元之间,即使不考虑当地人的收入,这价钱直接搬到中国,也是极为便宜的。与360万日元的人均收入相比,日本物价并非如想象中的那么贵。 事后,我统计了一下在日本乘火车的情况:乘普通火车36次,有座位33次(车厢内乘客低于10人的11次),无座位3次;乘新干线火车21次,有座位20次(车厢内乘客低于10人的5次),无座位1次。 通过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日本的火车空座率很高。按照咱们的理解,他们完全可以减少班次,让每10分钟一班的火车,变成15分钟一班,或者20分钟一班。但人家没这么做,由此换来了乘客的舒适与享受。不仅如此,由于我在日本旅游时正好遇到了新年,每个车站、每节车厢都挂着节日期间延长运营时间、增开班次的通知。新干线车厢里,提供着很舒适的乘车环境。
即使是普通火车的普通座车厢,乘坐也很舒服,座椅间距很大。
我尝试逐一回答。
从东京到京都,可在东京站坐驶往新大阪、广岛、博多方向的“望み”(Nozomi) 号新干线,自由席(非对号入座,有规定的车厢号,一般是1-3号),发车间隔在10-15分钟之间,任何车次都可以坐,一般都有座位,无座位也可站立,任何时间段都可进入,没有特别的候车室(月台上设有封闭但玻璃墙的候车室,供严寒或炎热天避寒避暑,如果时间不是很充裕一般可不进入),根据提示在月台上排队就是。票价13080日元,可在车站的“绿色窗口”售票点或自动售票机上购票。行车时间一般是2小时18分。
从京都到奈良。建议可在京都站乘坐驶往橿原神宮前方向的近铁京都线特急,先到大和大西寺(3站),再转近铁驶往近铁奈良方向的车到近铁奈良(2站),总共票价1130日元,所费时间总共56分钟.车次也比较多。从近铁奈良站步行往景点就不远了。
从奈良到大阪。一样在近铁奈良站坐驶往大阪难波方向的近铁,无需换乘,直接到达,票价560日元,时间41分钟。只是到了难波后,你要去别的什么地方,比如梅田等,需要再换乘其他轨道交通。票价一般在200-250日元左右。
大阪到镰仓没有直行的线路,建议先坐新干线从新大阪到东京,还是Nozomi,票价13620日元。时间2小时28分,到了东京再换乘JR线到镰仓,票价920日元,时间一小时。回来时也一样。
建议找一份日本交通线路图,这样就有方向感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reystrategic.com/post/69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