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称帝后,为何猛攻东吴,而对蜀汉不管不问?
在笔者看来,曹丕是想建立功绩树立权威,而南下进攻东吴。
公元220年,曹丕接受汉献帝刘协的禅让,登基为帝,立国号魏。
历史上称曹丕为魏文帝,他在位时继承了他父亲曹操的风格,对外***取刚柔并济的方式,特别是对东吴孙权进行了两次讨伐,之后由于局势有变,两家把手言和。
南下进攻东吴孙权是在曹丕继位的第三年。
当时孙权刚刚解除了夷陵之战的危机,打退了刘备的大军。
所以他对于向曹丕称臣之事,没有了之前那样的上心。
曹丕这个人,和他老子一样是个嫉恶如仇的人。
一怒之下决定讨伐东吴,大家都觉得曹丕是因为一时冲动,才有了这个举动,但曹丕其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当时东吴占领了荆州,和襄樊地区接壤,北上直接威胁曹魏***的中心许昌。
加上刘备远在蜀中,如果要打刘备,需要经过八百里秦川,后方补给问题根本不能支撑打持久的消耗战。
曹丕称帝后猛攻东吴,对蜀汉置之不理的原因很简单,蜀汉已经对曹魏没有威胁了,然而东吴潜心发展了多年对曹魏威胁很大。
对蜀汉置之不理和攻伐的不同结果
对蜀汉置之不理:曹魏虽然强大,但是同时和蜀汉、东吴开战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曹丕明白,蜀汉经过了几场战役的洗礼已经没有能力远征了。对蜀汉置之不理,让蜀汉发育一段时间,一心攻打东吴,蜀汉肯定不会主动进攻或者发动大的战役。
对蜀汉猛攻猛打:曹魏若是对穷寇状态的蜀汉猛攻猛打,不仅会遭受到强烈的抵抗而且还未必能打赢。蜀汉虽然在夷陵之战后没落了,但是并不是没有自保能力。俗话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把蜀国逼上绝路曹魏也讨不到好,况且东吴还在旁观。
曹魏对东吴猛攻猛打的原因
孙策平定江东后,几乎没有大的战役爆发在江东境内,江东境内发展安稳平顺。孙权的政策又属于偏安一隅,很少主动挑起战争。这样东吴就得到了休养生息,国力一直呈现平稳上升的状态。如果曹魏攻打蜀汉国力损失,而东吴又安稳的发展,那么东吴将是曹魏的致命威胁。但是曹魏攻打东吴就不一样了,两国之间本来就存在差距,同时损失国力曹魏消耗得起,东吴不行。还有就是曹魏伐吴即使失败,只要主力部队不被全歼,依然比蜀汉强大。同样的道理,即使曹魏实力跌到东吴之下,东吴也没有能力消灭东吴。
总结:曹丕的政策和诸葛亮的差不多。诸葛亮是北伐曹操,东和东吴;曹丕则是消灭东吴,蜀汉就不足为虑了。强与弱的区别。
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历史。
公元220年12月10日,魏王曹丕代汉称帝定都于洛阳,改国号为“魏”,年号“黄初”。在曹丕称帝后,由于魏国初立,国内需要处理的问题很多,曹丕始终没有动刀兵。直到黄初三年(公元222年)九月,曹魏才兵分三路大举伐吴。
攻击蜀国的不利因素
纵观曹丕的统治魏国的那些年,与吴国之间先后爆发过三次大***,而与蜀国则是相安无事。按照当时的国力看,蜀国是远远不及魏国,也不如吴国,是三国中最弱小的一个国家,如果仅从国力考虑打蜀国无疑是最正确的选择。
但是综合来看,魏军攻打蜀国的难度是很大的。首先,魏国要先将攻打蜀国大军调往关中地区,接着要经历艰难的行军才能到达魏蜀交界地区,这种战争所需要的后勤是十分庞大的。其次,魏军要顺利攻入蜀地也是很困难的,当时蜀汉驻守汉中的是久经沙场的名将魏延,在魏延的带领下蜀军凭险拒守,魏军很有可能重蹈当年曹操的覆辙。要是此时,吴国在趁机发动攻势,魏国所面临的局面是极其糟糕的。
与攻打蜀国而言,攻打吴国的风险则要小很多。
此时魏国要是伐吴,根本不需要担心蜀国的威胁,因此魏军只要面对一个敌人即可。而且即便魏军的攻击出现失利,魏军凭借强大的陆军优势可以轻松击败来追击的吴军,至多魏军损失一些战船,不会动摇魏国的根基。
魏国与吴国沿着长江南北对峙,在地理位置上魏国可以充分调动中原的人力物力投入到伐吴之战中,且伐吴可以用水路运输物资,与伐蜀相比后勤压力则要轻松许多。
古代战争讲究师出有名,而此时的吴国则正好也给了魏国这个机会。吴国之前因为蜀国的压力,孙权被迫上表称臣,而随着夷陵之战孙权取得了胜利,孙权立刻就和魏国闹翻了,因此曹丕也就决定立刻大举伐吴。
伐吴是曹丕的心病
黄初三年(公元222年)九月,曹丕大举伐吴,这是曹丕当政后魏国的第一次出兵,但是战争的结果却是以魏军惨败而告终。伐吴作战至此成为了曹丕心中永远的痛。
公元222年六月,东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前者乘胜追击,把蜀国军队围在了益州,幸得诸葛亮布下八卦阵才得以击退东吴。公元222年九月,魏国分三路进攻东吴,命曹休、张辽、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须,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围南郡。那么问题来了,曹丕为何舍弃弱小的蜀国去攻打实力强悍的吴国呢?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东吴并不是真心投降,东吴对魏国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公元221年七月刘备伐吴,八月孙权向魏国上表称臣。当时以刘晔为代表的大臣分析得十分到位,认为东吴并不是真心投降,只因刘备来势汹汹,孙权只是借助魏国的实力对抗蜀国,我是魏国的人,你敢攻打我,就不怕曹丕南下联盟吗?还有一点就是,在这个时候对魏国称臣,也就解除了北面之忧,如果你魏国乘蜀国进攻我们的时候攻打吴国,那么必定会被天下人取笑。但是,后来还是接受了吴国的投降,并拜孙权为吴王。公元222年六月孙权打败刘备后,对待魏国和曹丕不像之前那样的尊敬了。据三国志:权外礼愈卑,而内行不顺,果如晔言。
2,东吴近蜀汉远。虽然刘备败给了东吴,但是蜀中还有诸葛亮镇守汉中。而且,攻打蜀国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魏国必须从洛阳调集军队前往雍凉,而雍凉也根本供应不了大军的粮草器械,成本太大了。而西线道路艰难,秦川八百里。汉中有着地狱似的地理条件,交通极为不易,两面高山环绕,地势险恶,多为剑阁小道,而且蜀地气候多变,经常暴雨连下数日,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泥石流、山体滑波经常阻断交通。
3,蜀弱吴强。刘备攻打东吴时,曹丕本想坐上观虎斗,等他们斗个两败俱伤时,好坐收渔翁之利,蜀国这次大兵压境,倾巢而出,而吴国本身力量也不弱,等到刘备把吴国灭掉时,刘备大军也遍体鳞伤了,此时,统一天下不费吹灰之力。但是,没想到东吴还打败了蜀国军队,纵使刘备命丧白帝城。但是,此时虽说东吴胜,但自身也受损严重,曹丕想:鹬蚌相争,不管谁赢谁死,到头来,得利的依然是魏国,打谁不都一样,反正你们都没我强大,到时候灭掉吴国后,蜀国这帮败兵败将自然手到擒来。
曹丕称帝后,曾三次大举攻吴,对夷陵之战中元气大伤的蜀汉却从未征讨。
回顾当时的形势,曹丕的这一选择是靠谱的。
遗憾的是,他选对了对手,却选错了时机。
夷陵之战前,曹丕倾向攻蜀。
刘晔指出了不能攻蜀的理由:吴蜀两国唇齿相依,联合抗我是唯一正确的选择。现在蜀汉一心要伐吴,而吴不愿陷入孤立。如果攻蜀,蜀陷入危机,就不会与吴交战,那么吴蜀就可能由自相残杀转入重新联合。
刘晔给出的建议是:趁吴蜀交兵,魏国攻吴。
吴国灭亡后,即使我们与蜀各得半个吴国,我们也完全有把握灭蜀。何况:我们得到的是吴国的精华部分呢?
刘晔的建议,在夷陵之战后依然有效。
吴国已经“占便宜”。对吴国来说,他巴不得与蜀重新确立联盟关系。
而对蜀来说,他一心攻吴,但一旦魏国来攻蜀,蜀很可能就不会伐吴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reystrategic.com/post/74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