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去欧洲必游的城市?
如果第一次去欧洲,首先会考虑巴黎,罗马,威尼斯之类热门旅游城市,如果考虑有传统欧洲景色和文化特色的地方,可以考虑布拉格,巴塞罗那,佛罗伦萨等城市。如果自然风光,哈尔施塔特,因特拉肯,卑尔根,雷克雅未克是首选。
去欧洲旅游正如一位台湾资深导游说的,不能讲去过哪些国家,而应该说去了哪些城市。
欧洲的城市有的大有的则小,但不能说小的不及大的,欧洲本来就是个老大陆,就象一瓶陈酒需慢慢品尝。每个城市都有其景观特色和历史故事以及人物,很难分高下,就好比布拉格不错那布达佩斯也很好啊,巴黎很好那罗马的历史遗迹多得很啊。哈尔斯塔德风光好那克洛姆洛夫小城也风景这边独好,所以对于对欧洲有兴趣的人来说,就是去八次十次还是有遗留的地方想去。
所以对初次去欧洲玩的应串起来玩,具体应按地理位置及交通便捷尽量不走回头路的原则去规划,或者干脆跟团,东南西北欧一个一个玩过来。但别忘了还有一个隔了英吉利海峡一心想脱欧的老牌帝国主义,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必游的城市有巴塞罗那,罗马,佛罗伦萨,***,巴黎, 布鲁塞尔,柏林,慕尼黑,布拉格,维也纳, 伦敦,里斯本,阿姆斯特丹,圣彼得堡
小镇和小城市有萨尔兹堡,安纳西小镇,马特拉,helstatt,圣米歇尔,圣托里尼岛,西西里,德国天鹅堡等等,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有几个绝美的小镇。 看你想看什么了。
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
音乐 德国 奥地利
大学 英国
城堡 德国 法国
自然风光 主要在阿尔卑斯山附近
国外旅行要论历史厚重和文化的多样性,欧洲是首选。
昔日日不落帝国的首都。它是曾占据全世界四分之一面积日不落帝国的统治中心。而它的那些政令发出的地方正是下面的威斯敏斯特宫。而大本钟不但是威斯敏斯特宫建筑的一部分,更是英国的象征。
与威斯敏斯特宫毗邻的是威斯敏斯特教堂。它是英国的八宝山,里面安葬着世界级伟人,牛顿、达尔文、狄更斯、丘吉尔等,它也是英国王室加冕、婚礼活动的场所。
这两座建筑不但其历史地位,它的建筑哥特式风格、规模,以及它的那精美的建筑艺术都令人称奇,能让你流连忘返。
法国人的浪漫情调在巴黎老城区民居建筑风格上体现得完美,也与其它国家相比,别具一格,完全不同。
中世纪的巴黎留下的厚重的历史艺术古迹不但是***的,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多少人不远万里去卢浮宫就为一睹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
卢浮宫
巴黎圣母院
我去了巴黎,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感觉都不错,各有风格,都很喜欢~
因为时间有限,所以选的三个城市都是距离比较近,我看朋友去的意大利景色也很美
配图就是上面这三个城市
欧洲哪些城市最欢迎外国人?
根据最近的一份针对本地居民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罗马尼亚西北部城市克鲁日(Cluj)是所调查的79座城市中最欢迎外国人的,有高达91%的本地居民欢迎外国人。其次为丹麦首都哥本哈根(90%),并列第三的是爱尔兰首都都柏林(89%)、克罗地亚萨格勒布(89%)及冰岛雷克雅未克(89%)。
而在英国城市中,排名最高的是北爱尔兰首都贝尔法斯特,有83%的欢迎外国人比例。其他上榜的城市还有排名第28位的伦敦(79%),第36位的格拉斯哥(74%),第49位的卡迪夫(73%)和第52位纽卡斯尔(71%)。
最不欢迎外国人的是希腊首都雅典,只有41%的本地人欢迎外国人。其他排名末尾的还有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45%),意大利首都罗马(47%)和意大利的博洛尼亚(48%)。这些城市的人都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欢迎外国人。
欧洲哪些城市最欢迎外国人?
根据最近的一份针对本地居民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罗马尼亚西北部城市克鲁日(Cluj)是所调查的79座城市中最欢迎外国人的,有高达91%的本地居民欢迎外国人。其次为丹麦首都哥本哈根(90%),并列第三的是爱尔兰首都都柏林(89%)、克罗地亚萨格勒布(89%)及冰岛雷克雅未克(89%)。
而在英国城市中,排名最高的是北爱尔兰首都贝尔法斯特,有83%的欢迎外国人比例。其他上榜的城市还有排名第28位的伦敦(79%),第36位的格拉斯哥(74%),第49位的卡迪夫(73%)和第52位纽卡斯尔(71%)。
最不欢迎外国人的是希腊首都雅典,只有41%的本地人欢迎外国人。其他排名末尾的还有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45%),意大利首都罗马(47%)和意大利的博洛尼亚(48%)。这些城市的人都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欢迎外国人。
我去过欧洲三个国家旅游: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去过雅典、圣托里尼、米克诺斯、巴塞罗那、瓦伦西亚、马德里、里斯本、波尔图这几个城市,我只能谈谈这几个城市的感受。
首先,这几个城市对前来旅游的都很欢迎。毕竟我是过去消费的,等于是作贡献。这种感觉,我想大部分喜欢旅游的都会有这种感受。
(葡萄牙波尔图机场的中文欢迎广告--原创图片,请勿转载)
去希腊旅游的时候,旅游区的餐馆服务员、小商贩还会简单的几句中国话,如“美女”、“帅哥”什么的,在异国他乡,听外国人讲中国话,还是觉得挺有意思的。
去年去了西班牙巴塞罗那,自由行,有一天要赶去机场,坐地铁的时候迷路了,心里很着急。有一个好心的西班牙大叔用自己的卡送我们进站,又一路陪着我们到了机场出站口。但因为我们用他的卡无法出站,大叔帮我一家补了车票,还连连向我道歉,说浪费了我们的时间... ...让我十分感动。
这几个城市中,我感觉葡萄牙是最亲和的,葡萄牙人不象西班牙人长得人高马大,个子不高,见到我们这些外国人,反倒有一点害羞。尤其是波尔图,城市不大,民风很纯,感觉这个城市的每一块石头都在欢迎你。
当然,以上是我作为旅游都的感受。
接下来,我也遇到一些事,让我对欧洲对中国有一些不同的评价。
欧洲的哪个城市被世界公认为“雾都”?
答|艾栗斯
要说雾都,总是绕不过伦敦的,曾经一度还流行将伦敦厚重浓黄的“雾霾”比喻成“豌豆汤”,外地人去伦敦旅游都戏谑着说要去喝“伦敦的豌豆汤”了。
这可不是亚欧君乱讲,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英国作家克里斯蒂娜.科顿所著的《伦敦雾.一部演变史》,厚厚一本书,讲述了了伦敦雾的来龙去脉。
英国伦敦早有“雾都”之称。一开始的雾是可爱的:受气候和地理环境影响,夹杂在低矮群山中的泰晤士河一带,常常被笼罩在或浓或淡的雾中,但这只是湿润的水汽和雾气,太阳一出就会凝聚成花瓣上的露珠。
真正让其出名的“伦敦雾”,开始于工业革命伊始的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达到顶峰。彼时的伦敦雾用书中的描述为,“厚重、发黄、包裹一切的雾”夹杂着大量有害物质,携带着呛人气味。从快速扩张的工厂,酿酒厂、玻璃厂………,以及纺织厂、火力发电站激增的用煤量里,源源不断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构成笼罩在城市上空不散的浓烟。
一开始人们还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天气影响或短期现象。还有些文人骚客把伦敦雾作为写作的灵感,融入机器轰鸣的城市背景里。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查尔斯.狄更斯,他自幼家庭破产,作为童工来到伦敦的工厂,对伦敦这座城市以及笼罩的雾气极为熟悉。隐藏在雾气中的城市甚至激发了他的灵感,在***《雾都孤儿》、《老古玩店》,伦敦雾作为故事背景都一再出现。“在一两码之外的东西都变得模糊不清”, “烟尘聚成的云朵像帐幔一样笼罩着伦敦,把整个城市笼罩起来。”
但对于普通市民来说,伦敦雾就没有那么诗意。雾气来临时,即使是上午十点,室内也得点起蜡烛;1817年的大雾从12月22日一直持续到次年一月二日,所有的商店办公室不得不从早到晚亮着光。对于扒手和流氓来说,这样的天气是制造混乱的绝好时机。
最大的烦恼莫过于这样“雾”之下对生命的威胁。分析过1676年伦敦死亡数字的学者约翰.葛朗特认为“伦敦的烟尘会引起窒息,非常危险。”
当时的墓志铭上都刻有——“某某,死于伦敦大雾引发的窒息\1814”这样的语句。
最严重的伦敦雾霾***出现在1952年,12月五号到八号,在持续不见天日的大雾笼罩下,因为呼吸系统疾病丧生的人超过四千人,之后两个月这个数据上升到了八千!
惨痛的教训,终于逼迫国会颁布了《清洁空气法》,将工厂移除城市、统一供暖,对排放、燃煤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之后的伦敦雾造访时间,呈缓慢逐年减少,到1962年,伦敦雾被彻底终结。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reystrategic.com/post/93509.html